施淑,本名施淑女,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,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博士。现在淡江大学讲授中国现代小说、文学理论批评等。她长期关注海峡两岸的文学发展,近期有论著《两岸文学论集》出版。她的胞妹施淑青、李昂都是台湾著名作家,在内地都有作品集多种出版。
□施教授,您长期关注海峡两岸的文学发展,以您所见,内地的台湾文学研究有什么长处与不足呢?
■就文学来谈,内地的研究具有宏观视野,像“台湾文学社团辞典”(我记得好像四川一个出版社出版的),还有台湾文学史,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刘登翰先生的上、下两卷《台湾文学史》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台湾学者都(为此)觉得脸红。我们搞台湾文学,居然没有一部像样的台湾文学史,更不用说像刘先生这样大部头的专著,资料那么充分,分析又那么详细。这部书上册到“日据时代”,下册都是光复以后。这套书资料很全,学术水准很高。到80年代末的所有台湾重要的文学流派,还有旅居海外的台湾作家,也都分章分节,分析得非常好。这些方面我们都肯定。就是有一点,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,你们这边比较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,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角度去看,我们不够理解。
□您认为刘登翰先生他们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,学术水准也很高。但在具体方面,您觉得有什么问题吗?比如两岸文学发展的关系?
■当然我们还会有一些意见。比方台湾文学与内地文学的关系,(刘著)可能特别强调“祖国情怀”。但我们久居台湾,觉得(这种文学关系)好像没有那么浓厚,因为毕竟分隔了这么久,这一方面如果太过于强调,反而会觉得不太自然。
□您个人怎样看两岸的文学关系,可不可以用比较简明的话来概括?比如“血缘关系”?
■血缘关系那是肯定有的。台湾在1920年刚开始新文学运动以前,与内地没什么两样,都是用文言写作。后来有个张我军从北京把白话观念带到了台湾,他还介绍了周作人的《人的文学》、胡适的“八不主义”。30年代后,台湾文学进入“日据时代”,日文写作代替了汉语写作。我们这次讨论的吕赫若就是“日据时代”的作家,光复后他的语言转换很快。……这以后蒋介石统治台湾,“祖国”的概念开始偏差:就认为内地不论是文学、文化都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,中国传统仅在台湾岛上孤存,对中国、祖国的观念就有相当大程度的扭曲。
□当下的台湾文学与内地文学处于一种什么态势呢?
■因为内地改革开放是70年代末,而1976年至1987年我们都还在戒严的状态,当然就不可能见到(内地的)作品。1987年之后,有一个内地文学热,突然有大批的作品进来,就知道———哦,内地有这么多好的作品,但是影响到创作方面恐怕还是很少。为什么呢?因为台湾是个脚步很快的地方,一个工商业社会。到90年代初,至迟在1991、1992年,内地文学热就消失了。出版商也不再印这方面的书了。
……
相比之下,内地研究台湾文学要比台湾研究内地文学要蓬勃,而且要深刻,比如厦门大学的朱双一先生的研究,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黎湘平的陈映真研究,都是很有水平的。
□您个人比较喜欢内地的哪些作家?
■我比较喜欢实验性的,也就是你们所谓“先锋派”。最开始喜欢莫言,残雪,然后韩少功,还有余华、格非、苏童。……我有一个课,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,有五个女同学报告残雪。她们说她们都做恶梦。她们为了准备那个报告,一个礼拜恶梦连连。她们能理解残雪的超现实、她的荒诞。
□台湾的年轻人喜欢看这样的东西吗?如果不是上课,在平时把残雪的作品和高阳的作品放在一起——
■大概不会读(残雪的)。高阳的作品因为比较通俗,大学里不太读。……现在台湾最红的作家有张大春,还有朱西宁、朱天文、朱天心父女。他们的作品有实验性,而且把握住台湾的社会脉动。
□您在大学里开哪些课?
■我讲现代文学,我选鲁迅的作品,还有我的老师台静农的作品,还有茅盾、郁达夫、老舍等。到研究所就做专题,鲁迅、沈从文、老舍、路翎,还有新感觉派,穆时英他们。